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 >> 专题专栏 >> 寻找最美家庭
    平平淡淡才是真——记全市“最美家庭”张善锦家庭
    时间:2016年03月04日          

    平平淡淡才是真

    ——记全市最美家庭张善锦家庭

    张善锦、杨必如两位老人,都是江铜技校退休职工。张善锦是一位从事专业技术及科研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,退休前担任江铜技校领导职务,退休后酷爱书画、篆刻。杨必如先后在东北师大、东乡铜矿子弟学校和江铜技校担任老师,退休后钻研剪纸艺术。他们二位老人的书画、剪纸作品多次应邀参加各级展出并获奖。正是有了自己的业余爱好充实了他们的退休生活。退休20年了,夫妇两人每天过得非常开心快乐。

      从相知、恋爱,到步入婚姻殿堂,再到如今享受天伦之乐,两位老人一同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风雨雨。在他们看来,幸福生活的真谛不外乎为懂得平淡是真、知足常乐,踏实过好每一天。

      说起二老的相遇往事,那得回到1954年。那年,张善锦和杨必如同时进入一所中学,不同班的两人因为对唱歌、绘画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结缘。我们那时就是很好的朋友,有共同的话题能谈得来,但当初并不是谈恋爱。张善锦老人笑称当初两人的关系很简单。

      随着两人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,到了考虑婚姻大事的时候了。19658月,他们在济南完婚,结束了多年的爱情长跑。崇拜,我很崇拜他。杨必如解释嫁给张老的原因,在我眼里,我的男朋友一直就是最棒的。杨必如老人真是可爱,用年轻人恋爱时的称呼叫着80岁的老伴,说完还用手捂着嘴连声笑。

      然而他们婚后生活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完美。结完婚,张善锦便匆忙来到北京某研究所工作,杨必如则回东北师大继续授课,两人聚少离多,度过了长达7年的双城生活,彼此多靠书信往来。不过,隔得远了,两人的感情不仅没有变淡反而越来越深。

      1972年,张善锦主动请调返回江西。杨必如也果断放弃东北师大的工作,背上包,提着一个简单行李,陪丈夫来到东乡,这才有了一个完整的家。嫁给了一个采矿的,就得伴着山走。杨必如说。

      家意味着团圆,同时也意味着责任。20083月,张善锦老人的母亲以96岁高龄去世。四年半前,老母亲摔跤,股骨颈粉碎性骨折,但是在他们二老的精心照料下,老母亲竟能做到大部分生活自理,连医生都说老人骨折后能恢复到这样,简直是个奇迹。邻居朋友夸赞二老对老母亲照顾得好、孝顺。也有人问,你们年纪也大了,还要照顾你们的母亲,这不是负担吗?他们二老坦诚相告,是负担,但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,而且,我们已经习惯这么做了。他们二老每天早上六点起床,围着老母亲做完起床、问候、通便、洗刷、吃饭、吃药等十件事,四年多来,老母亲的身上没长过褥疮。在老母亲面前,二老不顾年届古稀的年纪,装嫩、卖萌博得她欢心。在她开心的笑声里,他们得到了回报。

      在家庭教育方面,他们也堪称同龄人中的楷模,是晚辈学习的对象。他们夫妇育有一对龙凤胎儿女,在孩子的幼年时期,就灌输平淡是真、知足常乐的思想,告诫他们做个善良的人。如今儿女长大成人,成家立业,也秉承二老的家风家训教育着他们的下一代。

      二老在工作上都是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。同事们都夸杨必如,说听她的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,许多年轻教师都会模仿。在技校停办的那几年,学校办了一所普通中学,缺地理老师,张善锦就去当了高中地理老师,他自学课程,把每堂地理课都讲得生动活泼,成了学生们最欢迎的课目之一。他们在工作生涯中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,为单位为企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,退休后在艺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。但他们二老安于平淡的生活,为人随和,乐于助人。他们二老曾照顾病重邻居、资助困难学子,每逢谁有喜事,便送去自己剪的红双喜、福字、寿字等象征吉祥喜庆的作品。在企业和地方上举办的一些文艺培训班里,杨必如义务上课、作培训,从不取任何报酬。